2013年3月23日 星期六

2013新春小盞

這是今年第一窯的小盞:
燿紫金絲兔毫小盞,今年開春第一窯的燒法有些改變,以前我很少在此談論有關金絲兔毫的燒窯過程,因為有些問題在此很難用簡短的文字把他簡單明瞭的交代清楚,但是現在不說,以後會更難。
        金絲兔毫天目釉在早些年,我燒出來的釉相大都會呈現非常明顯的金絲流條,由口沿順著盞身徐徐往下流動,終至盞底匯積成片狀的金箔。然而今年我開始在燒法上開始做一些調整,靈感來至於2012年9月21出窯的天目盞,因此今年第一窯我就決定燒法作些調整,首先在900度左右,第一次還原時,還原強度由原來的百分之50加強至百分之75,時間由原來的50分鐘延長至90分鐘,如此一來氧化鐵有充足的時間反覆的變化,而使還原的現象有層次感。
就像第二張圖片所示,釉相隨著光線的變化而反射出不同的顏色光譜。雖是同一個點,但是因為光線進入的角度不同,而反射出不同的釉色,所以為什麼第一次的還原會如此重要,如果第一次的還原程度和韻律沒有拿捏好,釉相的深度就很難如此深厚。好比照相的時候光圈的選擇,決定了照片的景深一般。
第三張圖片,我改變了拍攝的角度,整個盞的釉色氣韻也跟著改變了,而釉相的顏色也更豐富,雖是一只小小的茶盞,可是內裡所蘊含的是如此的變化萬千,這也是我在創作時所希望表現的。用最簡單的器形,賦予變化萬千的生命感。當然今天所提到的只是關鍵的一小部分,可是卻是我用了將近15年所得到的一點心得,和大家分享。3月21號燒的這一窯可能要25號之後才能出窯,一樣的燿紫金絲兔毫,希望能有更精采的作品與大家分享!



沒有留言: